400余件中国近现代“儿童良友”在上海亮相

  中新社上海8月6日电 (范宇斌)“儿童良友——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中的美育”展览6日在上海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百年前的儿童读物、中国第一代积木与铁皮玩具、童年偶像“黑猫警长”和迪士尼系列玩具等400余件展品首次集中亮相。

8月6日,“儿童良友——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中的美育”展览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供图)

  本次展览聚焦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中的美育实践,以“美育启蒙”“美育生活”“美育时像”三个维度,展现近百年来儿童如何在这些“良友”的陪伴下获得审美启蒙与人格塑造的陶养。

  展览现场,一座复刻自1938年在上海南京东路461号开设的儿童玩具商店,吸引观众驻足。店内陈列着色彩鲜艳的木质玩具、铁皮发条玩具,货架上摆放着上海自主设计制造的童玩,玻璃柜台上装满了儿童文具与游戏玩物……

8月6日,“儿童良友——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中的美育”展览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复刻的儿童玩具商店。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供图)

  “此次展览从玩具与出版物的视角入手,展现百年来中国儿童的成长印记,承载了近年来日常生活史与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转向。”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赵蕾表示,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儿童美育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本次展览所回望的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的美育实践,更具启示意义。

  据上海韬奋纪念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副馆长王晨介绍,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发源地和中心,也是儿童美育实践和玩具工业的摇篮。20世纪初,《儿童世界》《小朋友》等刊物在上海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儿童出版的开端,上海玩具工业也从仿制西洋玩具逐渐走向自主创新。美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百年来上海乃至中国儿童美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对未来儿童出版物和玩具创新的探索和思考。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表示,今日的美育要既立足文化传承又采撷外来文化,既关注技能传授又陶养情感、塑造人格。展望未来,博物馆、学校和社会各界可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对话三方面合作发力,推动美育资源活化传承。(完)

【编辑:张令旗】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yYbK5g"></kbd><del id="kCCa8Q"></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XUPTNc"></b>
  • 那一夜的销魂幻想原始资源
  • NightsofTemptationBehindtheCurtain未修改版
  • 今夜的禁忌故事uncut
查看更多

《他的床单场景高清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5-08-07 00:47:34 秘密的贪恋经历未审核版 来自湖南

我们绮梦日记完整版未删减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0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1例,本土病例239例(广东46例,四川42例,内蒙古36例,新疆26例,云南12例,山西11例,贵州10例,陕西8例,天津7例,辽宁7例,海南6例,重庆6例,山东4例,湖南4例,宁夏4例,江苏3例,河南2例,河北1例,黑龙江1例,浙江1例,福建1例,广西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108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今年以来,“中华文明探源”的话题愈发被人关注,用考古学证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公众所知。而考古学者早已将文明起源的探寻上溯至八千年前。透过贾湖,我们可以看到八千年前最领先的族群如何生活。  在生活中的一些方面,八九千年前的贾湖人与今人其实相差不大。除了同样吃大米、喝酒,他们也养猪和狗。贾湖的居住地和墓地里出土了11个埋狗坑,埋葬着狗的完整骨骸。这是人们对家养动物一种有意识的处理,说明狗并不作为食物,而是被驯化的伙伴。“狗活着时为主人看家护院,死了就埋在房子旁边或墓地里,继续为主人看家护院。”张居中说。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300098
举报
热点推荐
  • 最后的夜幻想高清完整版

    2025-08-07 00:47:34

  • 午夜激情故事无码版

    2025-08-07 00:47:34

  • 今夜的艳情影像完整版未删减

    2025-08-07 00:47:34

  • 床上的绯闻私语未剪辑

    2025-08-07 00:47:34

  • 她的粉色冲动未压缩版

    2025-08-07 00:47:34

  • 梦中的暗涌日记未压缩版

    2025-08-07 00:47:34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